绿能澎湃满山乡 ——怀化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力生物基产业

发布时间:2025-06-27 08:29信息来源:怀化新闻网

绿能澎湃满山乡

——怀化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力生物基产业

一根根普通的竹子被端上操作台,通过开片、碳化、烘干、热压等21道工序后,变成一块块平滑坚实的车厢板。怀化靖州竹科技产业园内,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工人正在赶制订单产品。

漫山遍野的竹子正在这里经历华丽转身。“车厢板用于德国奔驰、日本五十铃、欧洲沃尔沃、英国DHL冷藏车等重型卡车上,其1立方市场价达8000至10000元,‘身价’比原材料提高了10倍。”该公司行政主管雷振介绍,这些产品将通过怀化国际陆港进入国外市场。

地处大湘西的怀化,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聚焦竹业、木浆、橡胶、木薯四大主攻方向,发力生物基产业,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绿能澎湃。

抢抓试点机遇,生态资源转化

何谓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动植物的内含物及其残体)经由生物、化学及物理的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是材料产业发展的创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更将生物制造升级为“未来产业”,要求建立专项投入增长机制。

怀化林业局资料显示,全市林地面积3088万亩,森林蓄积量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06%,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湖南省第一,竹资源总量位居全省第四。

处在雪峰山余脉片区的怀化,得天独厚的纬度、气候、土壤等条件,造就了楠竹纤维密度大、强度好、韧性足、固碳能力强,在多项指标上均展现出优良品质,具有发展竹产业的先天优势。

坐拥一山好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近年来,怀化抢抓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机遇,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发展生物基产业,目前来势很好。

依托“楠竹之乡”“广木之乡”等资源禀赋,怀化将生物基产业链作为十大重点产业链来抓,聚焦“木浆、橡胶、竹业、木薯”四大领域,引进培育了骏泰科技、亿欧新材、万橡科技、领高新材等规上企业43家,2024年实现产值54.5亿元。

目前,恒裕竹木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泰格骏颂”为国内首个纸浆期货注册品牌,注册了“志峰”“亿欧新材料”等多个国际商标。

怀化已建成靖州竹科技产业园、会同RCEP区域竹制品外贸产业园2个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正规划建设洪江市生物基产业园,加快打造全国高端竹制品生产基地。

“我们经过详细考察后,发现这里的楠竹资源十分丰富,且质量好,所以决定在会同落户。”湖南大庄竹业有限公司是会同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一家新型现代化竹企,主要从事绿色环保家具及竹板材的设计开发与生产销售。对于发展前景,该企业负责人徐江充满信心。

“随着环保意识提升与技术进步,生物基材料行业正蓬勃发展。”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生物基专委会主任马林聪说,从包装领域可降解材料逐渐取代传统塑料,到汽车内饰采用生物基纤维增强材料,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生物基材料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湖南骏泰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年产40万吨硫酸盐木浆(年产30万吨溶解木浆)生产线上,机器有序运转,产品徐徐生成。

位于怀化高新区的骏泰科技,是一家集纤维素制造和销售、林产化学产品综合加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进出口贸易等业态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为中国体彩网:生物基产业链链主企业。

提起公司的转型升级,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凌泉认为,科技创新是硬核力量,“近年来,我们在结构调整中寻找突破方向,持续研发差异化产品,由单一溶解浆,“扩军”为溶解浆+纸浆+木质素+生物能源4大类,开发出可应用到微晶纤维素MCC、CMC等领域以及绝缘浆等10余个差异化产品。”

如今,骏泰科技拥有全国最大的漂白针叶商品浆、本色针叶商品浆、木质素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溶解浆生产基地,2024年底总盈利14.4亿元,今年一季度利润超1亿元。

在骏泰科技带动下,一批科技型企业相继在怀化生成。

5月16日,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的湖南万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10万吨级规模高纯度脱蛋白天然胶乳及其衍生制品正式投产。

“新增年产3万吨脱蛋白天然胶乳生产线、年产3000吨脱蛋白天然橡胶生产线、年产3000吨聚异戊二烯复合胶乳生产线、年产4000吨生物基碳酸钙悬浮液生产线各一条。”该公司负责人周亚琴介绍,公司从单一的胶乳产品到覆盖湿胶、干胶、生物基材料等四大系列16项产品,助力我国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

湖南万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能够工业化生产高纯度脱蛋白天然胶乳的企业,在生物基材料合成工艺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产品性能提升20%、成本下降15%。二期项目投产,预计年总产量5万吨、总产值9亿元,将成为怀化对接融入RCEP“朋友圈”的重量级外向型实体经济、生物基产业头部链主企业。

6月6日,中国体彩网:九通竹基复合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大口径竹缠绕压力管顺利下线,标志着全国最大竹缠绕管道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可年加工楠竹25万吨,产管道5万吨,带动就业500余人。

作为中国体彩网:生物基产业链的重点企业,中国体彩网:九通竹基复合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竹基复合压力管道生产、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的典型“以竹代塑”的楠竹企业。该公司生产基地的投产,将对怀化生物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汇达竹业生产车间内,有一条生产线引人瞩目。原本普普通通的竹原料,在经过高端设备的预处理、预碳化、聚解、高温碳化等十多道复杂工序后,“变身”颗粒状的硬碳负极材料。

企业负责人贺少方介绍:“这种新型材料能够代替传统石墨烯,并提高新能源电池的性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也对楠竹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2019年,贺少方回到家乡金竹镇创立了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他意识到,当今楠竹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快,每家竹企都会面临技术方面的挑战,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他的想法和县里想要以科技创新推动竹产业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2023年8月,会同县创建竹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致力于竹资源高效利用和新型高值功能竹炭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取得了多项竹炭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还申报了两项国家级专利。

3月30 日,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怀化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认为,“生物基+数字化”号角已吹响,科技赋能共推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怀化可从建立收储运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区域名品等方面发力。

“我们将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同联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大特种纤维素、特种轮胎、竹基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全力打造生物基技术创新策源地。”中国体彩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区位优势加持,壮大产业链条

科技创新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怀化国际陆港的开通,为产品销售提供了优越条件。

“以前出口货物需由货车托运至广西钦州港转运,因不由公司装卸,常导致货物出现损坏等问题。”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健深有感触,“如今,依托怀化国际陆港铁海联运线路,公司在厂房门口便能直接将货物装载进集装箱,出口产品再未发生损毁等问题,同时运输成本也相对降低。”

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出口额140多万美元,目前正与日本头部企业洽谈沟通,一旦达成合作,公司生产的竹筷等产品将进入日本711、罗森等便利店,订单量也将成倍增长。

目前,靖州已经基本形成以辰铭竹木为龙头的竹餐具深加工、以亿欧新材料为龙头的竹集成车厢板制造、以领高新材料为龙头的竹纤维模塑制造、以纤多多食品为龙头的竹食品加工的全竹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集群。

在今年的湖南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建国村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姚嘉慧提出了《关于支持靖州打造湘西南竹产业发展核心区的建议》。

区位优势加持,怀化生物基产业链条逐步壮大。湖南万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原材料为天然橡胶,来自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往采购原材料从泰国宋卡、曼谷经海运到上海黄浦港,再经公路运输至湖南万橡工厂,运输成本高、时间长。2022年6月以来,从怀化国际陆港进行转运,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麻阳迅速反应,围绕万橡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引进一批橡胶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东盟资源—麻阳橡胶加工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集群,目前胶乳、橡胶、医用手套等产品出口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广受好评。

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盛产木薯,国际陆港开通后,2022年,怀化把木薯产业作为枢纽偏好型产业突破口和着力点,从零开始打造中国木薯产业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木薯淀粉交易中心。

“木薯淀粉是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广泛应用于米粉、饲料、药品胶囊、纸箱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湖南萨瓦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胜云表示,目前以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新晃化工产业园区为核心的木薯产业,随着东盟货运通道的不断成熟,木薯贸易蓬勃发展,预计今年突破15万吨,加工产业蓄势待发。

怀化是国家战略“双通道”在中部地区的交汇点,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双战略”的结合部,是湖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目前,怀化国际陆港已吸引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由怀化南下东盟,形成了“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李胜云看来,湖南将全省唯一的国际陆港设在怀化并予以重点支持,海关总署、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的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15条’措施、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都明确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这对怀化生物基创业发展和开放经济带来重大利好条件。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孙存 通讯员 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