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芷清委员: 让非遗 “DNA” 助推怀化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是中华民族的DNA,是喷涌着的智慧源泉,是永不衰竭的创新动力。 2017年,怀化单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实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怀化学院入选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
当下,如何发挥非遗DNA助推怀化新发展?市政协委员、中国体彩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芷清建议,首先要加大非遗保护与传承资金投入,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当地规划,将保护、保存两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议2018至2022年,针对白蜡制作技艺、功德画、帘纸等30多项急需抢救性记忆保护的非遗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抢救保护,建立标志性非遗展览馆。
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动侗族大歌、沅水号子、苗族歌鼟等项目伴之以扑朔迷离的怀化故事,融入精准扶贫、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当中。推动传统工艺振兴,用发现当地之美、看世界、捕捉需求变化的眼光推动传统工艺创意生产。发挥高校作用,建立创意联盟,打开适应美好生活需要的想象力。比如:让 侗 锦 成 为 湖 南 “ 锦 绣 潇 湘 ” 的“锦”中夺目,做“锦”字文章大有可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非遗元素创意提升+外贸出口倍增计划”纽带发展,引进战略投资,尝试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集约化发展,探索非遗生产性企业股权合作,推行创意服务打包,让“点土成金+点文成金”助推农民搭上脱贫致富的快车。
加强非遗研究、品牌构建,推动当地人懂当地文化,抓住全国162项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项目怀化占6项、居全省最多的契机,打造“怀化有戏”品牌,建设传统戏剧保护发展示范区、传播普及优异区和演艺产品活跃区,适时举办“一带一部”怀化戏剧艺术节。
“擦亮戏剧名片,讲好怀化故事,一定能让‘怀化有戏’拨动世界心弦。” 杨芷清说。(记者 陈华荣 通讯员 易延凤 杨嵩岳)